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作者:李志芳, 石紫晴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焦作 454003
    关键词:健康信息, 交互行为, 社交媒体用户, 活动理论
    2025年,第2期:157-175
    研究论文
    出版日期:2025-04-30
    PDF (8) HTML (33)
    摘要: [目的/意义] 探究社交媒体青年用户健康信息交互行为特征和内在规律,为社交媒体干预用户积极健康行为提供措施和方案。 [方法/过程] 通过收集访谈数据、日志文件、实验视频数据和小红书笔记数据,采用扎根理论和文本挖掘的数据分析方法,对社交媒体青年用户健康信息获取行为特征、健康信息质量评价逻辑和健康信息检索行为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基于Engeström活动理论和Kuhlthau信息搜索过程模型,构建社交媒体青年用户健康信息检索行为模式活动模型。 [结果/结论] 社交媒体青年用户获取健康信息的来源呈现入主流与需求驱动的多元选择特点,健康信息内容的关注方式多为推荐触发的需求检索,关注类别为多元核心关注域;社交媒体青年用户健康信息质量评价路径遵循主体认知和客体感知的双路径,健康信息信任度判断依据为内容重合与评论共识的协同检验式信息评估,健康信息的评价方式为“少数服从多数”的群体共识。
  • 作者:杨绮文, 肖玥, 翁彦琴
    单位:1.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北京 100190
    2.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 北京 100190
    3.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北京 100872
    关键词:图书馆, 用户, 数字学术服务, AI, 第五范式
    2025年,第2期:176-194
    综述述评
    出版日期:2025-04-30
    PDF (14) HTML (35)
    摘要: [目的/意义] 旨在全面、深入地了解我国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归纳总结数字学术服务的核心研究内容和关键问题,为提升图书馆在学术研究生态系统中的价值和贡献提供参考。 [方法/过程] 运用文献调查法对2021—2025年我国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相关研究与科研生命周期进行映射及分析,从数字学术服务体系设计和实践路径两大维度对主要研究内容进行归纳。在此基础上,结合第五科研范式和智慧图书馆发展新阶段产生的新需求,进一步探讨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关注领域。 [结果/结论] 我国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体系主要从服务框架与服务策略两个层面实施策划;在实践路径方面则形成以咨询决策支持服务、科研数据服务、AI智能辅助服务、学术出版服务、数字人文服务以及图书馆针对需求开展的各类个性化服务为核心的数字学术服务集合。面向数据密集型、开放科学、智能技术辅助等科研新特点,图书馆应重点关注业界趋势预测与调研,践行“理论—实践—新理论”循环服务,重构图书馆核心能力与智能服务体系,精准布局与用户紧密相关的服务项目,以推动用户体验优化与图书馆服务的持续创新。
  • 作者:安彤, 薛德军, 周哲, 孔祥煜, 耿崇
    单位: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192
    关键词: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 AIGC检测, 学术编辑, 人机协同, 学术出版质量
    2025年,第2期:99-108
    研究论文
    出版日期:2025-04-30
    PDF (3) HTML (34)
    摘要:[目的/意义] 利用AI生成学术期刊论文内容的特征,构建多维度的特征分析框架,对于辨识稿件中不当使用AIGC的行为,解决期刊审稿复杂化的难题以及维护学术出版的质量与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过程] 从引文、数据、观点和结论、结构框架、逻辑关系、内容一致性、概念阐释和语言表达8个维度切入,深入分析不同AIGC值的期刊论文,揭示AI生成期刊论文内容的显性与隐性特征,结合AIGC-CHECK系统检测结果与AI生成稿件特征规律,双重验证其在审稿中的实用效果。在此基础上,构建快速筛查、深度验证和综合应对3个层面的应对策略。 [结果/结论] 相较于仅单纯依靠系统检测或仅凭借审稿经验,“双重验证法”能够更有效应对不当使用AIGC的行为,弥补单一审核手段的局限,为辅助提高审稿效率和出版质量提供实践价值。
  • 作者:范午攸
    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 上海 200240
    关键词:科技查新, 文献检索, 信息量
    2024年,第1期:57-64
    研究论文
    出版日期:2024-02-27
    PDF (2) HTML (25)
    摘要:[目的/意义] 在科技查新实践中,部分查新点所对应的检索式包含大量检索词,若检索结果中缺少合适文献,对检索式的进一步调整十分考验查新员的检索技巧。[方法/过程] 查新检索式逻辑运算符选择系统以文献与查新点共同涉及内容的信息量来描述文献对查新点新颖性的否定程度,即两者的相关程度,并结合检索、分析功能,采集关键词在数据库中的分布特征计算信息量,评估文献相关性,评估结果可基于查新员反馈实时修正,最终反馈密切相关文献对应的检索式。[结果/结论] 实践表明,该系统可辅助多种类型查新点的检索策略制定,尤其适用于涉及关键词较多的查新点。
  • 作者:李瑾颉, 聂凯伦, 吴联仁, 齐佳音
    单位:1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广州 510006
    2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上海 201620
    3广州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广州 510006
    关键词:众包事实核查, 社会规范, 来源可信度, 信息参与行为
    2024年,第4期:367-379
    研究论文
    出版日期:2024-08-31
    PDF (2) HTML (17)
    摘要:[目的/意义]众包事实核查作为各社交媒体平台治理虚假信息的一种措施,探索众包事实核查与用户信息参与行为的关系有利于平台改进和优化虚假信息治理措施。[方法/过程] 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2(描述性社会规范:存在Vs.不存在)×2(来源可信度:高Vs.低)、2(正向核查:存在Vs.不存在)×2(来源可信度:高Vs.低)、2(负向核查:存在Vs.不存在)× 2(来源可信度:高Vs.低)的组间实验设计,从描述性社会规范、来源可信度、正负向核查等方面探索用户信息参与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结论] 实证结果表明,描述性社会规范正向影响用户信息参与行为,且描述性社会规范和用户信息参与行为呈倒U型关系;来源可信度对描述性社会规范和用户信息参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来源可信度对正向核查和用户信息参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来源可信度越高,正向核查对用户信息参与行为的影响越大;来信可信度对负向核查和用户信息参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来源可信度越高,负向核查对用户信息参与行为的影响越小。
  • 作者:张艳丽, 管玉燕, 宛雪, 赵晶浩
    单位: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192
    关键词:AIGC, 生成式人工智能, 学术研究, 风险分析, 应对策略
    2024年,第4期:341-352
    研究论文
    出版日期:2024-08-31
    PDF (2) HTML (16)
    摘要:[目的/意义]分析学术研究中使用AIGC工具可能存在的风险,对规避风险的策略展开研究,为科研人员合规使用AIGC工具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梳理国内外学术领域有关AIGC应用的政策规定,归纳分析使用AIGC的主要风险,结合科研人员的学术研究过程,提出规避风险的策略以及在不同阶段使用AIGC的可行性建议。[结果/结论]科研人员使用AIGC工具面对的风险主要集中在输入内容的安全性、输出结果的可靠性、学术伦理风险以及潜在法律风险。科研人员应提高风险意识,理解政策规定,明确不同研究阶段和场景的使用边界,规范使用行为,以确保AIGC工具在学术研究中发挥积极作用。
  • 作者:张凯, 石栖
    单位:1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北京 100190
    2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 北京 100190
    3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成都 610299
    关键词:知识图谱, 有机太阳能电池, 实验方案, 推荐系统
    2024年,第5期:448-459
    研究论文
    出版日期:2024-10-31
    PDF (3) HTML (14)
    摘要:[目的/意义] 深入分析AI4Science中的实验方案,通过分析科技文献中的实验方案,揭示AI技术在科研方法、工具和手段中的应用,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新的研究视角。[方法/过程] 首先,利用本体建模技术,实现不同学科领域实验方法与实验原理的统一知识建模,在本体建模的基础上构建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知识图谱。然后,在领域知识图谱中挖掘实体之间关系,实现实验方案智能化推荐。[结果/结论] 结合图嵌入表征技术Graph2vec和大模型语义嵌入表征GPT embedding,提出一种全新的知识图谱语义融合的实验方案推荐算法—GraphGPT Net,在Recall@20推荐核心指标上表现最为出色,达到了0.0299,能够证明知识图谱在实验方案推荐领域的有效性以及GraphGPT Net在推荐实验方案方面的显著能力。
  • 作者:葛新权
    单位: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商学院 北京 100192
    关键词:人工智能, 高等学校, 知识服务体系, 软知识化人才
    2025年,第1期:2-17
    专稿
    出版日期:2025-02-21
    PDF (3) HTML (13)
    摘要:[目的/意义] 当前高校面临着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机遇挑战与“双一流”建设的双重压力,实现人工智能助力高质量人才培养与高质量学科建设,意义重大。[方法/过程] 从(软)知识化与知识服务视角,基于高校现实出现的问题与人才培养首位性、软知识成就学生和教师个体独一无二的特性,以及管理者、教师与学生竞争机制配置特点,以问题为导向分析人工智能及其背景下高等教育“软知识化”,以及软知识与人工智能共生互补的本质特征。同时,以软知识化人才培养作为高校破解双重压力的必然选择与突破口,分析高校软知识化人才培养的使命,进而构建基于知识化人才培养的知识服务体系。[结果/结论] 高校尤其普通高校,通过实施基于知识服务的因材施教与因教施服,以及助力软知识化人才培养的开放合作、文理融合和文理分类调整,将有助于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培养出具有独特的软知识、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尤其是具有强大潜力的文理兼修的高端创新人才,在双重压力竞争中立足,实现其具有特色或优势的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人工智能时代下国家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培养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 作者:张敏, 梅艳馨, 张芳, 张可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武汉 430079
    关键词:政务微博, 协同治理, 整体性治理, 公众参与
    2025年,第2期:109-125
    研究论文
    出版日期:2025-04-30
    PDF (1) HTML (15)
    摘要:[目的/意义] 系统探究自然灾害危机情境下政务微博协同对公众参与行为的影响,以帮助政府更有效地协同应对突发危机事件,同时促进公众积极参与。 [方法/过程] 以2023年“京津冀暴雨”为例,对5个典型国家级政务微博账号的625条博文和9 426条用户评论数据进行细致分析,借鉴整体性治理理论建立协同功能、协同部门、协同层级3个维度的理论分析框架。同时结合公众参与梯度模型,对公众参与行为和参与水平进行深入探究。综合运用定性内容编码、机器学习、统计分析等方法,揭示政务微博的协同特征及与公众参与行为的关联关系。 [结果/结论]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政务微博的协同主要表现为同层级的政府机构间协同及与新闻媒体间协同,协同功能大致表现为信息协同、行动呼吁和情感联系,且协同具有时间阶段特性;公众参与行为中情感互动最为突出;当政务微博协同有明确的行动号召时,更容易激发较高的公众参与水平。
  • 作者:熊周韵, 黄体杨
    单位:1.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档案馆 蒙自 661199
    2.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 昆明 650091
    3.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北京 100872
    关键词:档案职业, 档案工作者, 职业倦怠, 量表构建
    2025年,第2期:141-156
    研究论文
    出版日期:2025-04-30
    PDF (3) HTML (14)
    摘要: [目的/意义] 编制科学的职业倦怠测量工具,有助于正确研判全社会或特定领域档案工作者的职业倦怠状况,发现职业倦怠产生与发展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和调适。 [方法/过程] 基于已有研究文献,构建出针对档案工作者的职业倦怠测量量表,经过优化与修正的量表由4个维度、21个问项构成,信效度良好,可作为档案工作者职业倦怠的测量工具。 [结果/结论] 以此对档案工作者展开测量,结果显示调查的291名档案工作者中有144人呈现职业倦怠,占比49.48%。研究发现档案工作者职业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社会认同感、同事与服务用户态度及职业待遇、工作地区、专业背景与健康状况等。建议从培养档案工作认同、提升档案工作者信息素养、加强档案工作宣传等方面缓解档案工作者的职业倦怠。
  • 作者:杨静, 马琪
    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北京 100191
    关键词:智慧养老技术, 持续使用, 影响因素, 元分析
    2025年,第2期:126-140
    研究论文
    出版日期:2025-04-30
    PDF (4) HTML (15)
    摘要:[目的/意义] 研究为理解和预测老年人的技术持续使用意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指导智慧养老技术设计与改进,并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方法/过程] 采用元分析方法,对34篇定量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着重探讨影响老年人智慧养老技术持续使用意愿的14组关键变量关系,并借助调节效应检验剖析研究结果的异质性来源。 [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社会影响、便利条件、满意度、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信任以及参与度与智慧养老技术持续使用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感知风险与技术焦虑则与持续使用意愿呈负相关关系。样本性别构成、所属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技术类别和样本规模可以调节变量间相关性,造成研究结果间的差异。
  • 作者:谢姣, 陈梦星
    单位: 湖南图书馆 长沙 中国 410001
    关键词:AIGC, 公共图书馆, 未成年人服务, 发展路径
    2025年,第1期:18-28
    研究论文
    出版日期:2025-02-24
    PDF (1) HTML (11)
    摘要:[目的/意义]探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对公共图书馆的应用价值,聚焦未成年人群体,提出AIGC赋能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创新发展路径,以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智慧化水平。[方法/过程]通过分析AIGC的概念和AIGC赋能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的研究现状,探讨AIGC对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的赋能作用,提出AIGC在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的未来发展路径。[结果/结论]AIGC有力推动着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的方式、内容、效果朝着多样化、个性化、高效化、智能化等方向变革。未来,公共图书馆需要利用好AIGC技术的重要价值,在促进智慧检索咨询、提升阅读推广效能、引入虚拟数字人和打造素养教育“第二课堂”等方面着力,才能保障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促进自身的智慧化转型。
  • 作者:韩晶
    单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北京 100038
    关键词:虚拟数字人, 科普, 教学, 计算机图形学, 人工智能, 虚拟现实
    2024年,第5期:460-476
    研究论文
    出版日期:2024-10-31
    PDF (0) HTML (12)
    摘要:[目的/意义] 通过对虚拟数字人技术的应用场景分析,进一步挖掘其在科普和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潜力,以期为数字教育和科普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方法/过程] 系统梳理虚拟数字人的技术原理和关键技术,利用案例分析法探讨其在细分领域的前沿应用和实践研究,通过实证展示虚拟数字人在科普和教学领域的应用潜力。[结果/结论] 虚拟数字人作为新型媒介,可以引领科普内容的创新表达,并以其高度拟人化和互动性,实现更具沉浸感和参与度的教学体验。目前的挑战来自于图形和动画技术、语音特征深度学习技术、交互和智能技术、认知建模和学习算法、大语言模型LLM技术以及算力背后的核心技术。
  • 作者:鲁艳霞, 黄川林
    单位:1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大连 116029
    2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信息与商务管理学院 大连 116023
    关键词:辟谣, 文献计量, 知识图谱,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2024年,第4期:404-421
    综述述评
    出版日期:2024-08-31
    PDF (1) HTML (12)
    摘要:[目的/意义] 梳理国内辟谣研究现状,分析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为该领域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方法/过程] 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以中国知网上2007—2023年相关辟谣研究的CSSCI期刊论文为样本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绘制作者、机构、关键词知识图谱,分析辟谣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国内辟谣研究整体呈现稳中增长趋势,研究主题集中在辟谣信息传播意愿与传播规律、辟谣效果及评价、辟谣机制与辟谣策略等方面。研究热点变化经历辟谣策略的初步探索阶段、辟谣平台的深入实践阶段、辟谣效果的稳步提升阶段,研究前沿趋势包括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事实核查、辟谣效果与态度改变的心理机制、人机协同的辟谣机制等方面。
  • 作者:弓越, 翟姗姗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武汉 430079
    关键词:领导干部任用, 政务信息公开, 网络舆情
    2020年,第2期:91-102
    学术探索
    出版日期:2020-04-30
    PDF (3) HTML (11)
    摘要:[目的/意义]领导干部任用信息是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众对于干部任用的质疑与猜测容易引起网络舆情,研究我国政府部门人事任用信息公开现状以及网络舆情反馈,有助于提高政府人事任用信息公开水平。[方法/过程]通过构建评估指标体系,调研我国部分省级政务网站的人事任用信息公开现状,发现并梳理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考察“陕西副县长完整履历成谜”事件的网络舆情反馈情况,分析公众对该事件的情绪变化和信息需求。[结果/结论]政府的人事任用信息公开不能充分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对网络舆情反馈的研究、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畅通信息公开与举报渠道这3个途径来提高人事任用信息公开水平。
  • 作者:刘焕, 宋苗
    单位: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 西安 710049
    关键词:政务社交媒体, 政务新媒体, 可视化分析, 文献计量法
    2020年,第6期:349-362
    学术探索
    出版日期:2020-12-31
    PDF (2) HTML (11)
    摘要:[目的/意义]旨在实现对国外政务社交媒体研究的全景式认知,推动国内政务社交媒体研究和治理实践的发展。[方法/过程]基于2000-2020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运用Cite Space V可视化知识网络分析工具和文献计量法,定量分析国外政务社交媒体的研究现状、热点和演进趋势。[结果/结论]研究热点具体表现为:政务社交媒体采纳的影响因素(学习最佳实践、竞争、领导授权、公众压力)和使用策略(推动策略、拉拢策略、建立互动网络策略等);政务社交媒体的使用效果(政府透明、政府信任度、公众参与、政府创新);政务社交媒体面临的问题、机遇与挑战(信息安全、数字鸿沟、政府信任度低等)。演进趋势为:政务社交媒体实现了从发展电子政务到公众参与的大飞跃。最后,基于国外政务社交媒体的研究,给出了我国政务社交媒体研究的启示。
  • 作者:王元新
    单位:1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北京 100190
    2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 北京 100190
    关键词:开放科学, 开放科学成本, 开放科学成本测算
    2024年,第5期:505-517
    综述述评
    出版日期:2024-10-31
    PDF (4) HTML (11)
    摘要:[目的/意义] 明晰开放科学这一科研活动所涉及的成本投入,为后期效益评价做铺垫。[方法/过程] 对国内外开放科学成本测算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将其总结为基于开放科研体系的科研资助机构、科研人员和科研项目三个方面,并从测算对象、测算方法、量化收益、监控评估4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结论] 国内外开放科学成本测算研究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目前学者更加关注全面评估开放获取/科学对传统科研经费的影响、经济成本以及知识扩散、学科发展的问题,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未来研究可以关注开放科学成本测算的方法创新、政策实施影响的深入分析以及开放科学在不同学科领域中实践的比较研究等方面。
  • 作者:陈静, 易方兴
    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武汉 430079
    关键词:人智交互, 社会支持, 人格匹配, 自我表露, 亲密感
    2025年,第1期:46-63
    研究论文
    出版日期:2025-02-25
    PDF (2) HTML (12)
    摘要:[目的/意义] 探究社会支持情境下,用户与聊天机器人在能动与共生维度的感知人格匹配对亲密感的影响,为提升社会支持聊天机器人的服务质量与用户体验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引。[方法/过程] 基于用户感知视角和社会交换理论,开展情景实验获取人格及用户体验数据,采用多项式回归与响应面分析方法探究用户能动人格与感知能力、共生人格与感知温暖的匹配对用户亲密感的影响机制。[结果/结论] 在不同维度的不同匹配类型下,用户人格与聊天机器人感知人格的不同组合方式对用户自我表露意愿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用户对聊天机器人的感知能力与感知温暖是影响用户自我表露意愿的关键因素;用户自我表露意愿在人智感知人格匹配与亲密感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研究揭示人格匹配对人智交互用户体验的影响实质,证实自我表露意愿在人机关系建立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社会支持聊天机器人的设计方案提供指导建议。
  • 作者:孙笑, 刘东昕
    单位: 吉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吉林 130117
    关键词:老年人, 隐私计算理论, 信任理论, 问卷调查, 结构方程模型
    2025年,第1期:79-96
    研究论文
    出版日期:2025-02-27
    PDF (1) HTML (16)
    摘要:[目的/意义] 关注老年人网购中存在的隐私泄露风险,旨在提高老年人隐私保护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网购时代,保障个人信息安全。[方法/过程] 以老年人使用购物类APP为研究对象,以隐私披露意愿为研究目的,基于隐私计算和信任理论,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运用SPSS26.0和Amos2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验证假设路径系数是否成立。[结果/结论] 个性化推荐、商品价格差异、平台信任和售后服务信任等因素都会影响老年人网购中的隐私披露意愿,感知收益和感知风险是决定老年人是否愿意在购物类APP中披露个人隐私的关键因素。
  • 作者:顾立平
    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北京 100190
    关键词:德国信息政策, 科研数据政策, 开放获取论文资助, 机构知识库, 知识产权, 著作权
    2014年,第1期:7-10
    出版日期:2014-01-21
    PDF (1) HTML (17)
    摘要:德国科学组织联盟(Allianz der deutschen Wissenshaftsorganizationen)在2013年1月启动第二期数字信息计划(priority initiative-digital information),旨在促进数字科研信息的开放共享与利用。普鲁士文化遗产暨柏林州立图书馆、萨克森州暨哥廷根大学图书馆、法兰克福大学图书馆等加入了数字信息工作小组。该计划包括国家许可制度、国家典藏战略、科研数据、开放获取、法律框架、虚拟科研环境等6项执行方案。德国科学组织联盟及第二期数字信息计划将在2013-2017年间为德国科研人员提供更为强大的知识服务能力。

联系方式

    《知识管理论坛》编辑部
    地  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5D
    邮  编:100190
    联 系 人:刘老师
    电  话:010-82623933
         010-82626611-6638
    E - mail:kmf@mail.las.ac.cn
    微  信:zsgl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