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作者:杨绮文, 肖玥, 翁彦琴
    单位:1.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北京 100190
    2.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 北京 100190
    3.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北京 100872
    关键词:图书馆, 用户, 数字学术服务, AI, 第五范式
    2025年,第2期:176-194
    综述述评
    出版日期:2025-04-30
    PDF (14) HTML (35)
    摘要: [目的/意义] 旨在全面、深入地了解我国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归纳总结数字学术服务的核心研究内容和关键问题,为提升图书馆在学术研究生态系统中的价值和贡献提供参考。 [方法/过程] 运用文献调查法对2021—2025年我国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相关研究与科研生命周期进行映射及分析,从数字学术服务体系设计和实践路径两大维度对主要研究内容进行归纳。在此基础上,结合第五科研范式和智慧图书馆发展新阶段产生的新需求,进一步探讨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关注领域。 [结果/结论] 我国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体系主要从服务框架与服务策略两个层面实施策划;在实践路径方面则形成以咨询决策支持服务、科研数据服务、AI智能辅助服务、学术出版服务、数字人文服务以及图书馆针对需求开展的各类个性化服务为核心的数字学术服务集合。面向数据密集型、开放科学、智能技术辅助等科研新特点,图书馆应重点关注业界趋势预测与调研,践行“理论—实践—新理论”循环服务,重构图书馆核心能力与智能服务体系,精准布局与用户紧密相关的服务项目,以推动用户体验优化与图书馆服务的持续创新。
  • 作者:韩普, 闫潇东, 李慧媛
    单位:1.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 南京 210003
    2.江苏省数据工程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23
    3.南京邮电大学经济学院 南京 210023
    关键词:Kano模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公众需求, 信息公开方式
    2023年,第1期:28-39
    学术探索
    出版日期:2023-02-17
    PDF (11) HTML (6)
    摘要:[目的/意义] 信息公开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和透明政府建设的必然要求,其公开方式对公众及时、全面和准确获取信息有着重要影响。[方法/过程] 首先通过文献归纳和公众访谈,结合国家信息公开条例,梳理得到17种主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方式;接着基于Kano模型设计问卷进行公众需求收集,根据频数最大法将公众需求划分为4类;然后基于需求层次分析、混合类分析和Better-Worse分析对信息公开方式进行深入探究。[结果/结论] 通过需求层次和混合类分析可知,政府网站、微博、短信、电视滚动字幕和重要新闻推送是必备型需求;短视频、自媒体平台、广播、电视、信息公告栏和电子信息屏是魅力型需求;政府官方微信公众号、新闻发布会和政务热线是公众期望型需求。其中,微博、短信、电视滚动字幕和重要新闻推送被判定为混合类需求。最后,从Better-Worse维度分析各类项目元素的重要度和优先级。
  • 作者:李志芳, 石紫晴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焦作 454003
    关键词:健康信息, 交互行为, 社交媒体用户, 活动理论
    2025年,第2期:157-175
    研究论文
    出版日期:2025-04-30
    PDF (8) HTML (33)
    摘要: [目的/意义] 探究社交媒体青年用户健康信息交互行为特征和内在规律,为社交媒体干预用户积极健康行为提供措施和方案。 [方法/过程] 通过收集访谈数据、日志文件、实验视频数据和小红书笔记数据,采用扎根理论和文本挖掘的数据分析方法,对社交媒体青年用户健康信息获取行为特征、健康信息质量评价逻辑和健康信息检索行为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基于Engeström活动理论和Kuhlthau信息搜索过程模型,构建社交媒体青年用户健康信息检索行为模式活动模型。 [结果/结论] 社交媒体青年用户获取健康信息的来源呈现入主流与需求驱动的多元选择特点,健康信息内容的关注方式多为推荐触发的需求检索,关注类别为多元核心关注域;社交媒体青年用户健康信息质量评价路径遵循主体认知和客体感知的双路径,健康信息信任度判断依据为内容重合与评论共识的协同检验式信息评估,健康信息的评价方式为“少数服从多数”的群体共识。
  • 2024年,第1期:1-1
    卷首语
    出版日期:2024-01-01
    PDF (8) HTML (9)
  • 2025年,第1期:1-1
    卷首语
    出版日期:2025-01-01
    PDF (8) HTML (10)
  • 作者:战锐
    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计算机学院 茂名 525000
    关键词: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 TPACK, 教师知识模型
    2019年,第4期:197-204
    学术探索
    出版日期:2019-08-31
    PDF (6) HTML (8)
    摘要:[目的/意义] TPACK框架没有对知识的层次、知识的生成、转化过程等进行描述,本文构建TCP教师知识系统模型将更加全面地描述教师TPACK结构。[方法/过程] 在TPACK框架的基础上增加知识域、知识层次和知识关联度3个维度,构建立体的TCP教师知识系统模型,借鉴系统科学和知识学的原理进行思维演绎和推导,并用立体几何的形式分析系统中变量的关系。[结果/结论] 分析得出TPACK受TK、PK、CK的知识域、知识层次和知识关联度的影响而变化,知识域、知识层次和知识关联度的提高对整合TPACK起到促进作用,并提出4条促进教师TPACK整合的途径。
  • 作者:胡卉
    单位: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湘潭 411105
    关键词:数智环境, 老年人健康信息服务, 可及性, 影响因素研究, DEMATEL-ISM
    2023年,第2期:155-167
    学术探索
    出版日期:2023-04-28
    PDF (5) HTML (6)
    摘要:[目的/意义]探索数智环境下老年人健康信息服务的可及性能够为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提供有效的保障,探寻其影响因素及影响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生态理论,从信息、信息人、信息环境、信息技术4个维度提取影响因素,运用决策实验室分析法(DEMATEL)识别出关键影响因素,并通过解释结构模型(ISM)方法确定关键影响因素的层级结构与关联路径。[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数据存储技术、信息协调与共享、政策法规、通信基础设施4个根源因素,需求契合性和服务稳定性2个表层因素对可及性提升有着重要影响,由此提出优化健康信息资源配置、引导适老化服务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 作者:豆淑云
    单位: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
    关键词:LIS教育, ISchool, 文献计量, 共词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 K核
    2013年,第6期:21-28
    出版日期:2013-06-30
    PDF (5) HTML (6)
    摘要:通过对2000—2012年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所收录的我国关于美国LIS教育研究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利用文献计量法得出我国关于美国LIS教育研究领域的核心著者、核心期刊分布。然后利用共词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并建立关键词共词网络结构图来了解我国关于美国LIS教育研究热点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利用中心性分析和K核深入了解我国关于美国LIS教育研究的核心内容、重要内容,并得出相应结论,希望能够为我国对美国LIS教育的后续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作者:程家盛, 杜杏叶
    单位:1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北京 100190
    2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 北京 100190
    关键词: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Europeana, 资源组织, 资源服务
    2024年,第6期:579-592
    研究论文
    出版日期:2024-12-30
    PDF (4)
    摘要:[目的/意义]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平台在文化资源整合与服务方面具备独特优势,是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公共文化机构激活资源优势、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调研并总结成熟案例先进经验,为我国相关平台建设提出建议。[方法/过程] 选取国内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平台,对其资源保存与服务方法进行调研分析,并重点分析Europeana项目在资源组织模式、技术与数字文化资源服务方面的先进探索,提出适应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平台建设的路径。[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标准化关联数据模型、体系化资源整合网络、开放多元的服务模式是Europeana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我国应借鉴相关经验,在规范数据格式、更新服务理念等方面进行持续改善。
  • 作者:王元新
    单位:1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北京 100190
    2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 北京 100190
    关键词:开放科学, 开放科学成本, 开放科学成本测算
    2024年,第5期:505-517
    综述述评
    出版日期:2024-10-31
    PDF (4) HTML (11)
    摘要:[目的/意义] 明晰开放科学这一科研活动所涉及的成本投入,为后期效益评价做铺垫。[方法/过程] 对国内外开放科学成本测算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将其总结为基于开放科研体系的科研资助机构、科研人员和科研项目三个方面,并从测算对象、测算方法、量化收益、监控评估4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结论] 国内外开放科学成本测算研究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目前学者更加关注全面评估开放获取/科学对传统科研经费的影响、经济成本以及知识扩散、学科发展的问题,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未来研究可以关注开放科学成本测算的方法创新、政策实施影响的深入分析以及开放科学在不同学科领域中实践的比较研究等方面。
  • 作者:杨静, 马琪
    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北京 100191
    关键词:智慧养老技术, 持续使用, 影响因素, 元分析
    2025年,第2期:126-140
    研究论文
    出版日期:2025-04-30
    PDF (4) HTML (15)
    摘要:[目的/意义] 研究为理解和预测老年人的技术持续使用意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指导智慧养老技术设计与改进,并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方法/过程] 采用元分析方法,对34篇定量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着重探讨影响老年人智慧养老技术持续使用意愿的14组关键变量关系,并借助调节效应检验剖析研究结果的异质性来源。 [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社会影响、便利条件、满意度、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信任以及参与度与智慧养老技术持续使用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感知风险与技术焦虑则与持续使用意愿呈负相关关系。样本性别构成、所属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技术类别和样本规模可以调节变量间相关性,造成研究结果间的差异。
  • 作者:聂茶庚, 应巧兰
    单位:厦门大学图书馆 厦门 361005
    关键词:化学学科发展, 学科影响力, 核心作者, 统计分析
    2014年,第5期:46-55
    出版日期:2014-09-30
    PDF (4) HTML (7)
    摘要:以Web of Sciences 及ESI数据库为统计源,结合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对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师生发表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论文数量和质量、机构引用排名及高被引论文等多项指标的统计分析,考察厦门大学化学学科论文产出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厦门大学化学学科在国内外的学科地位以及影响力。同时,从论文被引频次、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和期刊的影响因子3方面,选择3类论文作为核心论文进行分析,得出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优势学科及各分支学科的发展趋势,并以上述核心论文为代表作,统计其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从中筛选出核心作者候选人,并运用综合指数法确定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46位核心作者。
  • 作者:熊周韵, 黄体杨
    单位:1.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档案馆 蒙自 661199
    2.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 昆明 650091
    3.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北京 100872
    关键词:档案职业, 档案工作者, 职业倦怠, 量表构建
    2025年,第2期:141-156
    研究论文
    出版日期:2025-04-30
    PDF (3) HTML (14)
    摘要: [目的/意义] 编制科学的职业倦怠测量工具,有助于正确研判全社会或特定领域档案工作者的职业倦怠状况,发现职业倦怠产生与发展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和调适。 [方法/过程] 基于已有研究文献,构建出针对档案工作者的职业倦怠测量量表,经过优化与修正的量表由4个维度、21个问项构成,信效度良好,可作为档案工作者职业倦怠的测量工具。 [结果/结论] 以此对档案工作者展开测量,结果显示调查的291名档案工作者中有144人呈现职业倦怠,占比49.48%。研究发现档案工作者职业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社会认同感、同事与服务用户态度及职业待遇、工作地区、专业背景与健康状况等。建议从培养档案工作认同、提升档案工作者信息素养、加强档案工作宣传等方面缓解档案工作者的职业倦怠。
  • 作者:陈静, 刘奥
    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武汉 430079
    关键词:人智共创, 作者身份, 感知, 数字人文
    2025年,第1期:29-45
    研究论文
    出版日期:2025-02-25
    PDF (3) HTML (9)
    摘要:[目的/意义] 人智共创的数字绘画在数字人文艺术作品中已十分普遍,然而作者身份对人智共创的数字人文作品感知的影响尚不明确。探索作者身份对数字绘画感知的影响及文化的调节作用,以揭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使用反馈,为人智共创研究提供方向。[方法/过程] 采取4(作者身份:人/AI/人主导的人智共创/AI主导的人智共创)×2(文化背景:本土/非本土)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两组被试共48人,观看4幅不同作者身份的同类数字绘画作品,从感知质量、空间存在感、感知想象力和同理心等维度用量表度量其对作品的感知。[结果/结论] 结果显示,在对数字绘画作品的抽象属性(感知想象力与同理心)感知维度上,被试对人工智能表现出警觉机制,且在同理心上的警觉明显强于在感知想象力上的警觉。此外,文化背景在作者身份对数字绘画作品的同理心影响上发挥了调节作用。
  • 作者:安彤, 薛德军, 周哲, 孔祥煜, 耿崇
    单位: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192
    关键词: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 AIGC检测, 学术编辑, 人机协同, 学术出版质量
    2025年,第2期:99-108
    研究论文
    出版日期:2025-04-30
    PDF (3) HTML (34)
    摘要:[目的/意义] 利用AI生成学术期刊论文内容的特征,构建多维度的特征分析框架,对于辨识稿件中不当使用AIGC的行为,解决期刊审稿复杂化的难题以及维护学术出版的质量与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过程] 从引文、数据、观点和结论、结构框架、逻辑关系、内容一致性、概念阐释和语言表达8个维度切入,深入分析不同AIGC值的期刊论文,揭示AI生成期刊论文内容的显性与隐性特征,结合AIGC-CHECK系统检测结果与AI生成稿件特征规律,双重验证其在审稿中的实用效果。在此基础上,构建快速筛查、深度验证和综合应对3个层面的应对策略。 [结果/结论] 相较于仅单纯依靠系统检测或仅凭借审稿经验,“双重验证法”能够更有效应对不当使用AIGC的行为,弥补单一审核手段的局限,为辅助提高审稿效率和出版质量提供实践价值。
  • 作者:刘勘, 李冶, 石锴文
    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 武汉 430073
    关键词:“问题—方法”抽取, GAT, SAO三元组
    2024年,第4期:353-366
    研究论文
    出版日期:2024-08-31
    PDF (3) HTML (10)
    摘要:[目的/意义] 发现海量科技文献中的研究问题及其对应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挖掘科学研究中的热点,促进技术方法的创新,探索知识的演化传播规律。[方法/过程] 提出一种融合句法结构和语义关联信息的科技文献“问题—方法”联合抽取模型,模型采用编码器—解码器结构。在编码层,以科技文献的摘要文本为对象,从中抽取SAO三元组句法结构用以表达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的关系(即:研究方法—作用于—研究问题),基于SAO三元组构造语义关联图并利用图注意力网络进行编码,再与摘要文本编码融合作为解码器的输入特征;在解码层,通过指针网络基于先抽取的研究方法再抽取研究问题,实现“问题—方法”的联合抽取。[结果/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在测评指标及人工测评中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能够提升从科技文献中抽取核心问题和核心方法的能力。
  • 作者:王流芳, 荣注瑶, 贾晓峰, 胡志民
    单位: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 北京 100730
    2 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 100044
    关键词:科学数据, 政策文本, 三维框架, 内容分析
    2024年,第2期:177-194
    研究论文
    出版日期:2024-04-23
    PDF (3) HTML (7)
    摘要:[目的/意义] 分析我国国家层面发布的科学数据政策文本,描述国家层面政策部署特征,以期更好地把握科学数据政策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科学数据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方法/过程] 构建“政策工具—政策主体—数据生命周期”三维立体分析框架(即X维度、Y维度和Z维度),运用内容分析法与政策文本计量法对我国2005—2022年国家层面发布的106份科学数据政策进行解构和量化分析。[结果/结论] 在政策工具维度基本形成“权威工具+能力建设工具”的分布模式;国务院、科技部、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主要政策主体对科学数据统一规划和管理;政策致力于推动数据利用和共享,同时也在加大对科学数据发展的基本能力建设的投入。需要注意的是:激励工具、象征及劝诫工具缺位比较严重,且政策工具内部结构不够均衡;国务院、科技部、人民代表大会在科学数据管理方面负担较重;目前政策对数据获取、数据处理阶段的部署较少。建议适当增加激励工具和象征及劝诫工具的使用占比,优化各类型政策工具内部结构,切实简政放权,合理调节政策主体压力,加强科学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
  • 作者:张凯, 石栖
    单位:1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北京 100190
    2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 北京 100190
    3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成都 610299
    关键词:知识图谱, 有机太阳能电池, 实验方案, 推荐系统
    2024年,第5期:448-459
    研究论文
    出版日期:2024-10-31
    PDF (3) HTML (14)
    摘要:[目的/意义] 深入分析AI4Science中的实验方案,通过分析科技文献中的实验方案,揭示AI技术在科研方法、工具和手段中的应用,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新的研究视角。[方法/过程] 首先,利用本体建模技术,实现不同学科领域实验方法与实验原理的统一知识建模,在本体建模的基础上构建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知识图谱。然后,在领域知识图谱中挖掘实体之间关系,实现实验方案智能化推荐。[结果/结论] 结合图嵌入表征技术Graph2vec和大模型语义嵌入表征GPT embedding,提出一种全新的知识图谱语义融合的实验方案推荐算法—GraphGPT Net,在Recall@20推荐核心指标上表现最为出色,达到了0.0299,能够证明知识图谱在实验方案推荐领域的有效性以及GraphGPT Net在推荐实验方案方面的显著能力。
  • 作者:葛新权
    单位: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商学院 北京 100192
    关键词:人工智能, 高等学校, 知识服务体系, 软知识化人才
    2025年,第1期:2-17
    专稿
    出版日期:2025-02-21
    PDF (3) HTML (13)
    摘要:[目的/意义] 当前高校面临着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机遇挑战与“双一流”建设的双重压力,实现人工智能助力高质量人才培养与高质量学科建设,意义重大。[方法/过程] 从(软)知识化与知识服务视角,基于高校现实出现的问题与人才培养首位性、软知识成就学生和教师个体独一无二的特性,以及管理者、教师与学生竞争机制配置特点,以问题为导向分析人工智能及其背景下高等教育“软知识化”,以及软知识与人工智能共生互补的本质特征。同时,以软知识化人才培养作为高校破解双重压力的必然选择与突破口,分析高校软知识化人才培养的使命,进而构建基于知识化人才培养的知识服务体系。[结果/结论] 高校尤其普通高校,通过实施基于知识服务的因材施教与因教施服,以及助力软知识化人才培养的开放合作、文理融合和文理分类调整,将有助于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培养出具有独特的软知识、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尤其是具有强大潜力的文理兼修的高端创新人才,在双重压力竞争中立足,实现其具有特色或优势的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人工智能时代下国家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培养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 2023年,第1期:1-1
    出版日期:2023-01-01
    PDF (3) HTML (6)

联系方式

    《知识管理论坛》编辑部
    地  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5D
    邮  编:100190
    联 系 人:刘老师
    电  话:010-82623933
         010-82626611-6638
    E - mail:kmf@mail.las.ac.cn
    微  信:zsgl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