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研究论文
  • 作者:张锦胜, 林泽斐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福州 350117
    关键词:数字人文, 社会网络, 文本挖掘, 西南联大
    2023年,第3期:171-182
    研究论文
    出版日期:2023-06-16
    PDF ( ) HTML ( )
    摘要:[目的/意义]联合挖掘与西南联大有关的多部名人日记,构建融合多部文献信息的西南联大社会网络图谱,以期通过多日记联合挖掘,发现更多的潜在社会关系,突破单日记社会网络挖掘的局限性。[方法/过程]以1938—1941年间与西南联大相关的多部日记为语料,利用Python程序统计人物共现关系,使用Gephi构建多日记社交网络图谱。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网络拓扑特征、人物中心度特征以及基于模块化和K-core的人物群体特征等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结论]相较于独立日记挖掘,多日记社会网络联合挖掘显示出更明显的网络结构特征,更加去中心化,社会关系信息也更为丰富,可揭示出较为隐蔽的社交关系,在数字人文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作者:蒋智慧, 桂阳, 曹高辉
    单位:1.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武汉 430079
    2.湖北省数据治理与智能决策研究中心 武汉 430079
    关键词:科技咨询机构, 评价指标体系, 服务能力
    2023年,第3期:183-192
    研究论文
    出版日期:2023-06-16
    PDF ( ) HTML ( )
    摘要:[目的/意义]以科技咨询机构为研究对象,构建科技咨询机构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对我国科技咨询机构的服务能力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估,推动其良性发展。[方法/过程]在梳理服务能力影响因素和特征的基础上,利用专家调查法筛选并确定服务能力评价指标,进而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结果/结论]构建了一套包括服务资源、服务绩效两个维度,7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的科技咨询机构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作者:殷茜, 李泽霞
    单位:1.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北京 100190
    2.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 北京 100190
    关键词:科研合作, 跨学科性, 社会网络, 文献计量
    2023年,第3期:193-201
    研究论文
    出版日期:2023-06-16
    PDF ( ) HTML ( )
    摘要:[目的/意义]探索学者的科研合作与其跨学科性的关系,以期为从事跨学科研究的学者优化自身科研合作模式提供参考建议,为在培养跨学科人才的过程中优化科研合作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过程]基于普赖斯核心作者分布定律选取学者。基于Web of Science论文数据构建作者共现网络,用社会网络指标点度中心性测度合作规模,点聚集系数测度团体合作率,国际合作论文量占比测度国际合作率;基于Rao-stirling指数测度学者的跨学科性。从学者个体层面出发,分析各指标间的关系。[结果/结论]以天体物理学领域学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学者的合作规模、团体合作率、国际合作率都与其跨学科性显著正相关,合作规模、团体合作率、国际合作率为影响学者跨学科性相关表现的因素,进而推断学者扩大合作规模、参与团体合作和国际合作有助于其输入跨学科知识,从而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
  • 综述述评
  • 作者:郭春侠, 姚欣
    单位: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合肥 230601
    关键词:数字包容, 数字鸿沟, 数字弱势群体, 图书馆服务
    2023年,第3期:202-214
    综述述评
    出版日期:2023-06-21
    PDF ( ) HTML ( )
    摘要:[目的/意义]把握国外数字包容研究特点,推进国内理论研究和实践,有助于加快数字中国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方法/过程]通过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文献调查和内容分析,梳理国外数字包容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总结研究特点并得出启示。[结果/结论]数字包容研究的成果总量偏少,研究方法多样;其研究涵盖并超越数字鸿沟研究,主要围绕各类型数字弱势群体和数字包容项目开展数字包容引发因素、测量指标、框架模型、实现数字包容策略和图书馆数字包容服务等研究。对国内数字包容研究启示有:加强数字弱势群体的社群研究,开展基于田野调查的宏观研究,重视数字教育普及研究,重视跨学科合作研究,创新研究理论和方法,重视加强跨界协同性项目研究,推进数字包容理论与实践是数字时代图书馆界的社会责任。
  • 作者:刘洋, 吴佩, 万芷涵, 石佳玉, 朱立芳
    单位:1.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武汉 430072
    2.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广州 510320
    关键词:微表情识别, 信息表征, 信息传递, 信息反馈, 文献计量
    2023年,第3期:215-227
    综述述评
    出版日期:2023-06-25
    PDF ( ) HTML ( )
    摘要: [目的/意义] 分析国内外微表情识别领域研究现状与趋势,为图书馆与情报领域用户微表情信息表征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基于文献计量的研究方法揭示近10年微表情识别领域的研究动态,分析微表情识别和信息表征的融合趋势、技术基础与困难挑战。[结果/结论] 微表情数据集、微表情识别技术是当前研究热点;技术方法、安全伦理和数据库数量是当今发展的主要挑战;信息传递、信息反馈是图书馆和情报领域未来可发展的新兴研究领域,元宇宙、隐私问题和技术驱动等领域是未来的微表情识别技术的应用趋势。
  • 作者:马明清
    单位:1.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北京 100029
    2.国家原子能机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创新中心 北京 100029
    关键词:核知识, 核知识管理, 核工业, 核安全
    2023年,第3期:228-237
    综述述评
    出版日期:2023-06-25
    PDF ( ) HTML ( )
    摘要:[目的/意义] 在核工业面临劳动力老龄化、人才供应不足、核知识丢失等问题的背景下,分析国内外核知识管理的发展现状,为国内核组织开展核知识管理研究与实践提供重要依据。[方法/过程] 针对知识管理战略、知识管理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及知识管理技术等方面,对国内外核知识管理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开展调研分析,归纳总结其技术和经验,阐明核组织开展知识管理的必要性。[结果/结论] 提出核知识管理工作建议,即核组织应制定核知识管理战略,建立核知识管理体系,促进知识转移和共享,并构建行业知识库,研发核知识管理平台,以降低核知识丢失风险,提高知识利用率,促进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
  • 研究论文
  • 作者:黄茜, 贺超城, 李欣儒, 吴江
    单位: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武汉 430072
    关键词:在线短租, 网络口碑, ELM模型, BERT算法
    2023年,第3期:238-257
    研究论文
    出版日期:2023-06-28
    PDF ( ) HTML ( )
    摘要:[目的/意义] 挖掘疫情后网络口碑和用户购买行为影响因素,从而在后疫情时代更好地吸引用户,促进在线短租行业经济回暖甚至实现超越。[方法/过程] 获取Airbnb上北京地区的公开数据,利用BERT算法构建在线短租网络口碑的衡量指标,基于ELM模型选取4个房源属性和6个房东属性构建在线短租用户购买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 利用BERT模型计算的评论情感得分均值来衡量在线短租网络口碑,为确认其替代变量提供思路。同时负二项回归结果表明,除房源周边环境描述所在影响路径外,网络口碑在其他房源和房东属性作用于用户购买行为过程中具有中介作用。然而,与研究假设相反,房东持有房源数量将负向显著影响房源口碑与销量,这可能是因为单套房源房东参与度更低;而房源与市中心距离越远,网络口碑越好,与疫情后周边游特征相关联。最后基于本研究结果为房东和平台提出相关运营建议,后疫情时代房源描述应当更加着墨于房源防疫措施、退订政策、室内活动等,但应与周边环境描述区别开来,同时可以抓住周边游热潮将疫情挑战转变为发展机遇,提升在线短租房源的竞争实力和业务量。
  • 作者:陈若瑶, 左美云
    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智慧养老研究所 北京 100872
    2.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872
    关键词:老年人, 网络沉迷, 沉迷行为, 应对策略, 扎根理论
    2023年,第3期:258-272
    研究论文
    出版日期:2023-06-29
    PDF ( ) HTML ( )
    摘要:[目的/意义]互联网迅速渗透和适老化改造背景下,老年数字鸿沟和网络沉迷同时并存,老年人网络沉迷现象新兴,存在诸多潜在危害,亟待研究。[方法/过程]从网上爬取公开发表的老年人网络沉迷案例和专家分析意见,采用扎根理论质性分析方法,研究老年人网络沉迷的影响因素、行为特征、不良后果及应对策略,分别构建老年人网络沉迷的行为模型和应对模型。[结果/结论]个体因素(需求因素和能力因素)、情境因素(IT因素和生活因素)共同影响老年人网络沉迷行为的形成,需通过多元主体联动协同治理,采用情感关系需求满足、老年人数字包容促进、互联网护老化改造和老年人生活空间优化的策略进行应对,引导老年群体正确使用网络,共建老年友好型数字包容社会。
  • 作者:樊悦, 娄策群, 桂学文
    单位:1.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武汉430079
    2.武汉工商学院电子商务学院 武汉430065
    3.武昌理工学院商学院 武汉 430223
    关键词:逆向选择, 信息不对称, 网络交易, 形成原因, 规避策略
    2023年,第3期:303-315
    研究论文
    出版日期:2023-06-21
    PDF ( ) HTML ( )
    摘要:[目的/意义]对网络交易中的逆向选择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为缓解网络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以期提升网络交易市场效率,推动电子商务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方法/过程]在界定网络交易中逆向选择概念的基础上,分析逆向选择的主要表现,运用文献研究和专家调查法探讨逆向选择的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规避措施。[结果/结论]网络交易中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划分标志被明确;网络交易中逆向选择问题主要表现在所购商品物非所值、商品配送时效降低及商品破损风险增加;逆向选择形成原因包括商品文本型描述信息缺失和虚假、商品图片型描述信息失真、消费者评论信息不真实不全面、电子商务平台评价数据不可靠、经验商品性能无法通过信息分辨、商家配货信息虚假和缺失、客服传递过程中的信息偏差、物流服务信息不具体、物流流转信息不准确,影响力依次递减。

联系方式

    《知识管理论坛》编辑部
    地  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5D
    邮  编:100190
    联 系 人:刘老师
    电  话:010-82623933
         010-82626611-6638
    E - mail:kmf@mail.las.ac.cn
    微  信:zsgl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