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研究论文
  • 作者:高翔
    单位: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 上海 200444
    关键词:GPT, 数字人文,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 对话型语言模型
    2024年,第2期:109-119
    研究论文
    出版日期:2024-03-13
    PDF ( ) HTML ( )
    摘要:[意义/目的] GPT型技术有望助力数字人文发展,通过对其在数字人文应用的讨论,以期加速数字人文与新兴技术融合,促使数字人文与时代接轨,为数字人文的发展提供全新方向。[方法/过程] 通过分析GPT型技术的涵义与发展历程、支撑技术,对比传统数字人文工具,总结GPT型技术在数字人文领域中的应用前景以及当前存在的现实问题。[结果/结论] GPT型技术在数字人文中的前景广阔,如担任智能研究助理,进行全量图文分析,整合碎片知识,翻译多语种语言以及助推人文项目发展落地等,但数据泄露安全问题、生成内容的算法伦理和知识版权问题以及人文知识的准确性和知识创新能力等现实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 作者:赵欣, 吴婷玉, 刘凝之, 张之光
    单位: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西安 710054
    关键词:在线知识社区, 面向搜寻风险的信任, 面向贡献风险的信任, 面向讨论风险的信任, 量表
    2024年,第2期:120-132
    研究论文
    出版日期:2024-03-15
    PDF ( ) HTML ( )
    摘要:[目的/意义] 旨在探讨在线知识社区特有风险情境中的信任概念及其细分维度,开发在线知识社区信任测量量表,支持知识型社区内用户行为的实证研究。[方法/过程] 从有高共识度的信任概念出发,针对用户在知识搜寻、知识贡献和知识讨论过程中面临的3类风险,援引在线社区的制度性因素,界定在线知识社区信任的维度。进一步,批判修改现有国内外量表、编制17个初始题项,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开发出由面向搜寻风险的信任(含5个题项)、面向贡献风险的信任(含4个题项)、面向讨论风险的信任(含3个题项)3个维度构成的在线知识社区信任量表。[结果/结论] 实证检验发现,该量表信效度良好,对知识搜寻行为、知识贡献行为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 综述述评
  • 作者:徐中春, 熊云梅
    单位: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贵阳 550025
    关键词:元宇宙, 虚拟世界, 热点分析, CiteSpace
    2024年,第2期:133-147
    综述述评
    出版日期:2024-04-01
    PDF ( ) HTML ( )
    摘要:[目的/意义] 系统分析我国元宇宙发展的现状,旨在揭示元宇宙研究中的技术应用及风险与挑战,有助于把握元宇宙发展方向。[方法/过程] 选取中国知网2016—2023年间元宇宙发展领域相关文献作为样本,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元宇宙发展研究的文献资料作研究历程、研究力量、研究热点及具体趋势的可视化分析,揭示元宇宙研究的发展态势与演变趋势。[结果/结论] 元宇宙发展研究成果整体呈现出“缓慢增加—急剧增加—平稳发展”的发展态势,具体以2021年为关键时间节点,元宇宙发展研究成果呈现井喷式增长的特点。研究关注点主要聚焦于技术维度的元宇宙具体技术和实际应用以及风险维度的技术风险、文化价值风险、生命异化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等。各大高校学院是现阶段元宇宙发展研究的核心力量,但在地域空间上呈现出东多西少的分布特征且机构间以就近合作为主。最后指出未来元宇宙发展可引入敏捷治理思维应对各类风险,加强元宇宙技术在政务服务、医疗健康与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应用力度。同时需要加强中西部合作交流,进而丰富元宇宙研究成果。
  • 研究论文
  • 作者:吴艳飞, 张强, 周树斌, 汪睿思, 周洪
    单位:1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武汉 430079
    2 成都锦城学院艺术学院 成都 610097
    3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北京 100190
    关键词:革命文物, 知识图谱, 数字人文, 知识发现
    2024年,第2期:148-160
    研究论文
    出版日期:2024-04-08
    PDF ( ) HTML ( )
    摘要:[目的/意义] 革命文物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对其进行知识组织研究有助于推动革命文物资源在数智时代的开发利用,为实现革命文物资源的知识关联与发现研究提供新路径。[方法/过程] 以大别山革命文物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构建本体模型实现对革命文物资源领域内概念的规范化描述;其次,在分析革命文物资源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对不同来源与结构的数据进行实体、属性和关系抽取,并利用知识融合技术解决歧义问题;最后,将数据存储到Neo4j图数据库中完成革命文物知识图谱的构建,以实现对革命文物资源的多维知识发现研究。[结果/结论] 通过构建革命文物知识图谱,可以对革命文物资源进行深层次知识挖掘,实现对其知识单元的细粒度分析与知识关联,为革命文物资源的智能化应用奠定基础。
  • 作者:陈静, 吴蝶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武汉 430079
    关键词:健康信息辨识, 认知参照, 内在锚, 眼动追踪
    2024年,第2期:161-176
    研究论文
    出版日期:2024-04-19
    PDF ( ) HTML ( )
    摘要:[目的/意义] 引入认知参照以探究用户健康信息辨识眼动行为特征,进而揭示其认知过程,有助于揭示用户认知心理活动与辨识行为的关联关系,为健康信息服务方提升不同认知用户群体的辨识体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过程] 根据锚定效应,设定用户认知与经验所产生的初始判断为认知参照,开展用户健康信息辨识眼动实验获取用户眼动数据,分别分析认知参照是否存在、是否协调以及是否改变3类认知参照差异下用户健康信息辨识中的眼动行为,进而揭示其认知机理。[结果/结论] 健康信息辨识过程中认知参照差异造成不同的认知进路,具体为认知参照不存在型用户在搜索页和详情有用页上为定位信息付出更多认知努力;认知参照协调型用户和改变型用户在辨识早期,分别耗费更多认知努力以加工详情页和搜索页上信息,但其认知努力的延续性存在差异;同时,认知参照的改变显著影响用户的注意力资源分配。
  • 作者:王流芳, 荣注瑶, 贾晓峰, 胡志民
    单位: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 北京 100730
    2 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 100044
    关键词:科学数据, 政策文本, 三维框架, 内容分析
    2024年,第2期:177-194
    研究论文
    出版日期:2024-04-23
    PDF ( ) HTML ( )
    摘要:[目的/意义] 分析我国国家层面发布的科学数据政策文本,描述国家层面政策部署特征,以期更好地把握科学数据政策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科学数据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方法/过程] 构建“政策工具—政策主体—数据生命周期”三维立体分析框架(即X维度、Y维度和Z维度),运用内容分析法与政策文本计量法对我国2005—2022年国家层面发布的106份科学数据政策进行解构和量化分析。[结果/结论] 在政策工具维度基本形成“权威工具+能力建设工具”的分布模式;国务院、科技部、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主要政策主体对科学数据统一规划和管理;政策致力于推动数据利用和共享,同时也在加大对科学数据发展的基本能力建设的投入。需要注意的是:激励工具、象征及劝诫工具缺位比较严重,且政策工具内部结构不够均衡;国务院、科技部、人民代表大会在科学数据管理方面负担较重;目前政策对数据获取、数据处理阶段的部署较少。建议适当增加激励工具和象征及劝诫工具的使用占比,优化各类型政策工具内部结构,切实简政放权,合理调节政策主体压力,加强科学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
  • 作者:许成斌, 夏志杰
    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上海 201620
    关键词:企业危机事件, 网络舆情, 拉斯韦尔5W, fsQCA
    2024年,第2期:195-207
    研究论文
    出版日期:2024-04-24
    PDF ( ) HTML ( )
    摘要:[目的/意义] 企业危机事件频发导致高热度网络舆情不断涌现,这给企业处理突发危机舆情的能力带来重大挑战,因此如何把握危机舆情热度生成规律成为企业危机管理中亟待处理的问题。[方法/过程] 选择企业危机舆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拉斯韦尔5W传播要素理论,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基于组态视角探索5W传播要素相互作用对于舆情热度生成的多条路径,通过综合考虑分析传播要素之间的协同驱动关系及作用,试图厘清企业危机事件中网络舆情热度生成的路径及内在机理。[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传播效率中的峰值传播速度以及信息人中的领袖媒体占比是企业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热度生成的关键条件,在高热度生成结果中,高峰值传播速度以及高领袖媒体占比发挥核心驱动作用;在低热度生成结果中,低领袖媒体占比发挥核心驱动作用。各个传播要素以多条协同路径共同作用于企业危机事件舆情热度生成结果。
  • 作者:陈军, 孔程, 王明思
    单位: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 昆明 650504
    关键词:开放式创新社区, 文献计量, 知识创造, 研究框架
    2024年,第2期:208-225
    研究论文
    出版日期:2024-04-25
    PDF ( ) HTML ( )
    摘要:[目的/意义] 开放式创新社区是践行开放式创新理论的重要方式,也是企业解决创新问题的一种知识创造机制。全面梳理开放式创新社区的相关研究进展,建立相应的研究框架,对于厘清该领域研究方向,指导企业有效开展开放式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对国外开放式创新社区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然后从知识创造的4个过程构建开放式创新社区的研究框架,并依据框架对已有的开放式创新社区文献进行详细的内容分析,归纳现有研究的进展,提出开放式创新社区未来的研究方向。[结果/结论] 从知识创造的过程来看,企业吸收和传递社区隐性知识过程、开放式创新社区用户、企业与社区知识边界以及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转化机制4个方面还有待深入研究。

联系方式

    《知识管理论坛》编辑部
    地  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5D
    邮  编:100190
    联 系 人:刘老师
    电  话:010-82623933
         010-82626611-6638
    E - mail:kmf@mail.las.ac.cn
    微  信:zsgl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