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研究论文
  • 作者:张艳丽, 管玉燕, 宛雪, 赵晶浩
    单位: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192
    关键词:AIGC, 生成式人工智能, 学术研究, 风险分析, 应对策略
    2024年,第4期:341-352
    研究论文
    出版日期:2024-08-31
    PDF ( ) HTML ( )
    摘要:[目的/意义]分析学术研究中使用AIGC工具可能存在的风险,对规避风险的策略展开研究,为科研人员合规使用AIGC工具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梳理国内外学术领域有关AIGC应用的政策规定,归纳分析使用AIGC的主要风险,结合科研人员的学术研究过程,提出规避风险的策略以及在不同阶段使用AIGC的可行性建议。[结果/结论]科研人员使用AIGC工具面对的风险主要集中在输入内容的安全性、输出结果的可靠性、学术伦理风险以及潜在法律风险。科研人员应提高风险意识,理解政策规定,明确不同研究阶段和场景的使用边界,规范使用行为,以确保AIGC工具在学术研究中发挥积极作用。
  • 作者:刘勘, 李冶, 石锴文
    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 武汉 430073
    关键词:“问题—方法”抽取, GAT, SAO三元组
    2024年,第4期:353-366
    研究论文
    出版日期:2024-08-31
    PDF ( ) HTML ( )
    摘要:[目的/意义] 发现海量科技文献中的研究问题及其对应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挖掘科学研究中的热点,促进技术方法的创新,探索知识的演化传播规律。[方法/过程] 提出一种融合句法结构和语义关联信息的科技文献“问题—方法”联合抽取模型,模型采用编码器—解码器结构。在编码层,以科技文献的摘要文本为对象,从中抽取SAO三元组句法结构用以表达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的关系(即:研究方法—作用于—研究问题),基于SAO三元组构造语义关联图并利用图注意力网络进行编码,再与摘要文本编码融合作为解码器的输入特征;在解码层,通过指针网络基于先抽取的研究方法再抽取研究问题,实现“问题—方法”的联合抽取。[结果/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在测评指标及人工测评中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能够提升从科技文献中抽取核心问题和核心方法的能力。
  • 作者:李瑾颉, 聂凯伦, 吴联仁, 齐佳音
    单位:1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广州 510006
    2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上海 201620
    3广州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广州 510006
    关键词:众包事实核查, 社会规范, 来源可信度, 信息参与行为
    2024年,第4期:367-379
    研究论文
    出版日期:2024-08-31
    PDF ( ) HTML ( )
    摘要:[目的/意义]众包事实核查作为各社交媒体平台治理虚假信息的一种措施,探索众包事实核查与用户信息参与行为的关系有利于平台改进和优化虚假信息治理措施。[方法/过程] 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2(描述性社会规范:存在Vs.不存在)×2(来源可信度:高Vs.低)、2(正向核查:存在Vs.不存在)×2(来源可信度:高Vs.低)、2(负向核查:存在Vs.不存在)× 2(来源可信度:高Vs.低)的组间实验设计,从描述性社会规范、来源可信度、正负向核查等方面探索用户信息参与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结论] 实证结果表明,描述性社会规范正向影响用户信息参与行为,且描述性社会规范和用户信息参与行为呈倒U型关系;来源可信度对描述性社会规范和用户信息参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来源可信度对正向核查和用户信息参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来源可信度越高,正向核查对用户信息参与行为的影响越大;来信可信度对负向核查和用户信息参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来源可信度越高,负向核查对用户信息参与行为的影响越小。
  • 作者:杨思洛, 陈志灵
    单位:1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武汉 430072
    2武汉大学科学评价研究中心 武汉 430072
    关键词:全文计量分析, 知识交流, 体系研究, 模式探析
    2024年,第4期:380-393
    研究论文
    出版日期:2024-08-31
    PDF ( ) HTML ( )
    摘要:[目的/意义] 旨在构建全文计量视角的知识交流体系研究模式,为新时期知识交流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通过梳理知识交流相关概念、全文计量分析与知识交流研究现状,探析知识交流体系研究的新模式和趋势。[结果/结论] 将全文计量视角下知识交流体系研究的模式归纳为4个维度:过程、行为、载体、内容。知识交流的过程是宏观把握,行为和载体是外在表征和形式,内容是内在特征。该模式可为完善新时期知识交流体系研究提供新的启示,并促进我国知识创新水平的提升。
  • 作者:李琳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图书馆 西安 710122
    关键词:元宇宙, 在线信息素养教育, 内在机理, 理性审视, 虚实交互
    2024年,第4期:394-403
    研究论文
    出版日期:2024-08-31
    PDF ( ) HTML ( )
    摘要:[目的/意义] 旨在通过元宇宙赋能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解决目前在线信息素养教育面临的情景化不足、交互性缺乏、情感刺激不足等问题。[方法/过程] 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策略和场景、教学模式及教学评价方面对元宇宙赋能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在机理进行探究;根据信息素养框架中的多个维度对其进行理性审辨性审视、认知性审视、社会性审视、操作性审视、情感性审视与项目性审视。[结果/结论] 从顶层设计、技术支撑以及道德伦理方面探讨元宇宙下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的未来发展路径,以期为元宇宙赋能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探寻现实出路。
  • 综述述评
  • 作者:鲁艳霞, 黄川林
    单位:1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大连 116029
    2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信息与商务管理学院 大连 116023
    关键词:辟谣, 文献计量, 知识图谱,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2024年,第4期:404-421
    综述述评
    出版日期:2024-08-31
    PDF ( ) HTML ( )
    摘要:[目的/意义] 梳理国内辟谣研究现状,分析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为该领域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方法/过程] 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以中国知网上2007—2023年相关辟谣研究的CSSCI期刊论文为样本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绘制作者、机构、关键词知识图谱,分析辟谣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国内辟谣研究整体呈现稳中增长趋势,研究主题集中在辟谣信息传播意愿与传播规律、辟谣效果及评价、辟谣机制与辟谣策略等方面。研究热点变化经历辟谣策略的初步探索阶段、辟谣平台的深入实践阶段、辟谣效果的稳步提升阶段,研究前沿趋势包括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事实核查、辟谣效果与态度改变的心理机制、人机协同的辟谣机制等方面。
  • 研究论文
  • 作者:陈亮, 尚玮姣, 余池, 牟琳, 夏春姊, 葛川
    单位:1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北京 100038
    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北京 100091
    3山西省科技情报与战略研究中心 太原 030032
    关键词:实体抽取, 主题模型, 专利挖掘, 技术分类号
    2024年,第4期:422-436
    研究论文
    出版日期:2024-08-31
    PDF ( ) HTML ( )
    摘要:[目的/意义] 无监督的专利实体抽取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之前方法高度依赖标注资源的痼疾,进而推动智能技术在专利数据上的广泛应用并提升专利信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方法/过程] 将专利文献固有的技术分类号与主题模型相结合,利用技术分类号指导专利词汇上的主题分配过程,进而提出一种无需实体标注信息的专利实体抽取方法。[结果/结论] 利用硬盘驱动器薄膜磁头领域专利数据集和IPC技术分类体系进行实证分析,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层级的技术分类号在实体抽取上效果差异巨大,而基于IPC第五层级技术分类号方法的实体抽取效果远优于常规的SAO方法。

联系方式

    《知识管理论坛》编辑部
    地  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5D
    邮  编:100190
    联 系 人:刘老师
    电  话:010-82623933
         010-82626611-6638
    E - mail:kmf@mail.las.ac.cn
    微  信:zsgl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