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中医的研究进展述评

黄炜, 程钰, 李岳峰

知识管理论坛 ›› 2018, Vol. 3 ›› Issue (2) : 49-60.

知识管理论坛 ›› 2018, Vol. 3 ›› Issue (2) : 49-60. DOI: 10.13266/j.issn.2095-5472.2018.006

智慧中医的研究进展述评

作者信息 +

Review on the research status of Intelligence Chinese Medicine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摘要

[目的/意义] 总结智慧中医的研究现状,分析目前智慧中医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探讨其未来研究方向。[方法/过程] 通过分析智慧医疗技术应用现状,并与中医信息化进行对比,发现智慧中医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医药数据服务、信息基础支撑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3个方面,且主要集中在技术方面的实现。[结果/结论] 从3个角度分别提出智慧中医未来的研究应该更注重本土化和服务性。

Abstract

[Purpose/significanc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intelligence Chinese medicine (ICM),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tudy of the ICM, and discusses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research. [Method/process] Through analyzing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of smart medical technology and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formation system, this paper found that the research of ICM is mainly focused on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TCM data services,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support system and standard system, especially the technology realization. [Result/conclusion]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that ICM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localization and service.

关键词

智慧中医 / 知识 / 语义网 / 本体

Key words

intelligence Chinese medicine / knowledge / semantic web / ontology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黄炜 , 程钰 , 李岳峰. 智慧中医的研究进展述评[J]. 知识管理论坛. 2018, 3(2): 49-60 https://doi.org/10.13266/j.issn.2095-5472.2018.006
Huang Wei , Cheng Yu , Li Yuefeng. Review on the research status of Intelligence Chinese Medicine[J]. Knowledge Management Forum. 2018, 3(2): 49-60 https://doi.org/10.13266/j.issn.2095-5472.2018.006
中图分类号: G250   

参考文献

[1]
邱鸿钟, 闫志来, 梁瑞琼. 中医药消费者信心指数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 2016, 13(5):32-34.
[2]
武琼, 陈敏. 智慧医疗的体系架构及关键技术[J]. 中国数字医学, 2013(8):98-100.
[3]
巩献田. 浅谈钱学森的中医观——钱老关于中医部分论述之刍议[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S1):52-79.
[4]
TAKEUCHI, HIROTAKA.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79.
[5]
于彤. 知识服务:语义Web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 2011.
[6]
崔蒙, 李海燕, 雷蕾,等. “大数据”时代与中医药“知识密集型”数据[J].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3, 37(3):1-3.
[7]
曲建升, 刘红煦. 知识发现中异构信息标准化处理研究——以资源环境领域文献为例[J]. 图书情报工作, 2016,60(6):84-90.
[8]
张元鸣, 陈苗, 陆佳炜,等. 非结构化表格文档数据抽取与组织模型研究[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16, 44(5):487-494.
[9]
龚光明, 王薇, 蒋艳辉,等. 基于领域本体的文本资料聚类算法改进研究[J]. 情报科学, 2013(6):129-134.
[10]
罗恩韬, 王国军. 大数据中一种基于语义特征阈值的层次聚类方法[J].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5, 37(12):2795-2801.
[11]
SAKHANENKO N A, GALAS D J. Probabilistic logic methods and some applications to biology and medicine[J].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biology a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olecular cell biology, 2012, 19(3):316-36.
[12]
谢红薇, 闫婷, 车晋强. 本体驱动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16, 47(3):389-393.
[13]
于彤, 李敬华, 于琦,等. 中医药防治哮喘病知识服务平台研发[J]. 中国数字医学, 2017, 12(6):85-87.
[14]
于彤, 杨硕, 贾李蓉,等. 面向中医证候学研究的知识服务系统研发[J]. 中国医学创新, 2014(21):120-123.
[15]
林晓华, 林丹红. 基于用户信息需求的中医药学科知识服务实践案例[J].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3, 22(2):36-39.
[16]
任玉兰, 李政, 梁红,等. 中医古籍数字化建设与知识服务模式的构建[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1):45-48.
[17]
于彤, 于琦, 李敬华,等. 知识服务及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J]. 中国数字医学, 2015(8):33-35.
[18]
曾子明, 宋扬扬. 面向读者的智慧图书馆嵌入式知识服务探析[J]. 图书馆, 2017(3):84-89.
[19]
应璇, 孙济庆. 基于大数据的精细化知识服务模型构建[J]. 科研管理, 2016, 37(10):153-160.
[20]
朱毓梅. 中医药信息需求的调查分析[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4, 36(9):830-832.
[21]
于彤, 李敬华, 于琦,等. 中医药知识资源浅析[J]. 中国数字医学, 2015(7):70-71.
[22]
吴其国, 胡叶青, 查元,等. 大数据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现状[J].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19(1):153-156.
[23]
杨薇, 崔英子, 杨海淼,等. 医疗大数据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应用与思考[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32(3):625-627.
[24]
程小恩, 温川飙. 中医药医联体大数据管理平台构建研究[J]. 中国数字医学, 2017, 12(4):2-3.
[25]
王济, 王琦. 大数据技术在中医体质学中应用的思考[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3):901-903.
[26]
吕庆莉. 数据挖掘与复杂网络的融合及其在中医药领域应用[J]. 中草药, 2016, 47(8):1430-1436.
[27]
范美玉, 陈敏. 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医疗服务体系研究[J]. 中国医院管理, 2016, 36(1):10-11.
[28]
刘超男, 邓烨, 李赛美,等. 基于大数据偏序结构生成原理探讨“精准化中医”可行模式[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5):1778-1781.
[29]
余中.基于“大数据、临床路径、智能物联网”三位一体的智慧医疗健康[EB/OL].[2017-03-15].http://www.msra.cn/zh-cn/research/healthcare/chengdu-healthcare-forum/ppt/zhong-yu.pdf.
[30]
于彤, 陈华钧, 吴朝晖,等. 中医“象思维”的OWL语义建模[J]. 中国数字医学, 2013, 8(4):29-33.
[31]
许吉, 邓宏勇, 施毅. UMLS与TCMLS语义类型的对比分析[J].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0, 19(4):11-13.
[32]
陈永莉, 洪漪. 检索语言在医学信息管理与检索中的应用综述[J]. 图书情报知识, 2015(3):72-79.
[33]
曾召, 王小平. UMLS与中医药一体化语言系统的建立[J].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06,15(3):1-3.
[34]
贾李蓉, 董燕, 田野,等. 中医药学语言系统中的语义类型分析[J]. 世界中医药, 2013, 8(5):563-565.
[35]
于彤, 李海燕, 刘静,等. 基于语义网的中医药术语系统融合方法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 2016, 13(1):92-94.
[36]
高治国. 中医方剂知识库知识建模方法研究[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9):1-2.
[37]
陈梅妹, 赖新梅, 杨雪梅. 中医药化学成分结构信息知识库的构建[J]. 情报探索, 2013(7):60-61.
[38]
张帆, 任廷革, 高全泉,等. 方剂治法模型知识库的扩展设计和建模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4, 21(9):13-16.
[39]
李敬华, 易小烈, 杨德利,等. 面向临床决策支持的中医脾胃病本体知识库构建研究[C]// 世界中联信息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大数据与中医药国际信息化发展论坛. 兰州: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信息专业委员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2014:26-31.
[40]
于琦, 于彤, 高宏杰,等. 中医养生知识库构建方法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8):1612-1616.
[41]
贾李蓉, 刘静, 于彤,等. 中医药知识图谱构建[J].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5, 36(8):51-53.
[42]
阮彤, 孙程琳, 王昊奋,等. 中医药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J].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6, 37(4):8-13.
[43]
倪萍, 陆宇宏. 中医方剂领域本体建模和语义推理实现[J]. 现代情报, 2012, 32(6):131-138.
[44]
许雯. 基于温病古籍知识概念语义网络构建研究[D]. 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5.
[45]
于彤, 崔蒙, 李海燕,等. 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的语义网络框架:一个面向中医药领域的规范化顶层本体[J]. 中国数字医学, 2014(1):44-47.
[46]
贾李蓉, 于彤, 李海燕,等. 中医药语义网络的顶层框架研究[J]. 中国数字医学, 2015(3):54-57.
[47]
龙海, 朱彦. 论GFO的基本框架及顶层本体比较研究[J].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5(5):18-22.
[48]
龙海, 贾李蓉, 朱玲,等. 顶层本体GFO在中医药领域本体构建中的应用展望[J].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6(1):15-20.
[49]
童名文,牛琳,杨琳,等. 课程本体自动构建技术研究[J]. 计算机科学,2016,43(S2):108-112.
[50]
郑学伟. 基于知识管理的本体自动构建算法研究[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4(12):64-68.
[51]
朱利达, 徐少华, 韩立新,等. 双聚类算法在本体构建中的应用[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3(3):27-30.
[52]
于彤, 于琦, 李敬华,等. 中医药本体服务系统[J]. 中国数字医学, 2015(6):105-107.
[53]
贾李蓉, 朱玲, 董燕,等. 中医药学语言系统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建立[J]. 中国数字医学, 2012, 7(10):13-16.
[54]
Linked Data[EB/OL].[2017-03-15].https://www.w3.org/DesignIssues/LinkedData.html.
[55]
李楠, 张学福. 基于关联数据的知识发现模型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 2013(1):73-77.
[56]
白海燕, 朱礼军. 关联数据的自动关联构建研究[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10, 26(2):44-49.

作者贡献说明

黄炜: 确定选题,提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指导论文撰写,修改论文并定稿;

程钰: 数据收集,研究相关方法及参考文献,论文主体内容撰写;

李岳峰: 指导论文撰写,修改论文并定稿。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微博环境下实时主动感知网络舆情事件的多核方法研究”(71303075)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特征本体学习的无监督文本分类方法研究”(71571064)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