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都需要有套路方法,企业知识管理的实施也不例外。不幸的组织各有各的不幸,但是幸福的组织却是相似的。基于过去的实践和研究,通过与国内广大知识管理从业人员的讨论和共创,我们总结归纳出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必备的步骤,共有14步(见图1),我们命名为“知识管理赶蝉十四步”。顾名思义,实施知识管理过程中的这14个重要步骤,相互勾连,相互助力,绵绵不断,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高效实施套路。
从知识管理实施的整个生命周期来看,可分为准备、导入、运营、优化等四大阶段。每个阶段会包含不同的步骤,一个步骤也可能会横跨好几个阶段。根据图1可以看出,知识萃取是整个知识管理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步骤,横跨三大阶段,酝酿于导入阶段,发力在运营阶段,见效于优化阶段。
很多企业在导入知识管理后,会在后面运营阶段及优化阶段,逐渐认识到知识萃取的价值。因此在导入知识管理之后,知识萃取无疑可以作为非常重要的抓手。我们知识管理内部的推动者KMer,不妨把知识萃取作为一个重要的手段和方式,推动企业知识管理整体价值的提升。
知识萃取是整个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征途上有效的组成部分,如果把知识萃取与知识管理更多的工作协同起来,例如之前的知识体系架构与规划、后续的知识运营推广与促活、再之后的知识应用价值变现等,无疑更能放大知识管理的价值。
那么什么是知识萃取?笔者在很多文章里面已经做过定义。把组织内外大量的数据、文本、经验等原始素材进行加工,挖掘、抽取、提炼出高价值知识的活动,称之为知识萃取
[1]。现阶段知识萃取的概念范畴在实践过程中已经被逐渐扩大,包含对隐性知识的挖掘、复现和提炼,以及显性知识的整合、加工与规范
[3]。对经验的萃取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对文档的萃取是显性知识标准化的过程。
其实在自然界,我们也能看到类似于知识萃取的绝佳比喻——蜜蜂酿蜜的过程。蜜蜂们需要寻找蜜源并采集花蜜,采集蜂会逐朵吮吸花蜜装入蜜囊,飞回蜂巢后吐给内勤蜂。内勤蜂把蜜汁吸入胃里,通过100多次的吞吐,与胃中转化酶进行混合并发生化学反应。其他蜜蜂还会用翅膀不断扇风,以排出巢内湿气和水分。这样最终酿造产生出蜂蜜,花蜜中原始的蔗糖会分解转化成葡萄糖和果糖,水分也由原来的60%-80%减少到20%,最终留下的都是“菁华”和“干货”!
与蜜蜂酿蜜类似,知识萃取就是把知识精华酿造出来的过程。只不过我们输入的是数据、资讯、经验、感受等素材,这如同原料“花蜜”一样;我们输出的可能是案例、课件、模型、方法等成果,这类似产出“蜂蜜”一样;在此过程之中,我们需要博采众长,通过分析、对比、总结、提炼、升华等手法,进行知识萃取,实现去芜存菁,这非常类似于“酿造”的过程。
中国的许多企业,经过多年的打拼,已经度过了知识积累的原始阶段,开始意识到知识应用的重要性。大家发现需要从强调知识的“数量”逐步转向强调知识的“质量”,需要从强调知识获取的“速度”逐步转向强调知识认知的“深度”。知识萃取方法和技术,无论是对于知识产品的质量,还是对于知识认知的深度,都能起到积极提升的作用。这项知识酿蜜术,是职场人迈向资深专家必备的基础技能,也是组织进行知识管理再上一层台阶的有力支撑。